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教务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首页|部门首页|部门简介|工作动态|公示公告|教学建设|教学管理|质量控制|技能竞赛|科研管理|教师发展|实践教学|语言文字|国际交流|下载中心|学校首页
 
请输入搜索信息: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

2023-12-08 12:58 审核人: 丁竹青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解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在历史进程中扮演着基础性、革命性角色,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具有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彰显了超越时代的价值。

  学者们从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建出发,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部分经济领域的学者认为,知识生产力是与物质生产力截然不同的一种新质生产力,它全方位、无死角地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另外一部分学者从科创融汇的角度阐述,新质生产力是以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由科技创新驱动,摈弃传统科技发展模式,更具数智化、融合性的生产力。还有学者从新技术视角出发,认为新质生产力是以智能制造为代表,实现颠覆性、革命性技术突破从而应运而生。综合来看,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对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但较少有研究者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底层逻辑,即工匠精神层面的新质。本文将从职业教育层面探讨新质生产力,旨在从底层逻辑角度剖析职业教育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明晰其内嵌于生产力范畴中,其“新”与其“质”是生产力最显著的特征。新质生产力的“新质”即新内容、新形态,也就是所谓的“新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站位于新时代所呈现的更崭新、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先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理念、思维和方式的颠覆式创新,它代表着生产力由低质向高质的跃升。更重要的是,它立足于当前现实,着眼于未来长远发展趋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质生产力作为发展的新起点与新动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更显创新性。较之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借助于新兴技术的力量,强调科技创新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竞争优势中的主导地位与倍增效应。二是更显提质性。在数智经济时代,技术技能型劳动者具备高素质的科学文化与多维知识结构,能利用新兴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实现品质的提升。三是更具融合性。它并非依赖传统生产方式和资源叠加,而是在不同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借助新一代数智技术的推动,劳动者、企业、产业及学校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显著增强,各领域各部门之间能构建更为高效的生产网络。

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特征质生产力以“创新”为先导,以“提质”为目标,展现了其独特的时代特征。“创新”较之传统生产力而言,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首先,新质生产力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要战略理念,强调资源的优化整合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借助科技力量,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产业水平,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其次,新质生产力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致力于培育一批具有前沿性和高端性的产业和技术。这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能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人工智能+”时代,新质生产力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挑战旧的极限。高素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动力,因此,培育新质职业教育人才,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质”代表一种颠覆传统生产力的发展模式,将以往依赖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这种转变,不仅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突破,更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深度重构。首先,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对于我国而言,是抢占全球“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已经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国家的中心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其次,在产业变革过程中,科技创新将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期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赋能逻辑赋能理论,亦被称为“赋权理论”或“培力理论”,这一理论最早由西方著名学者巴巴拉·所罗门提出。该理论主张赋予个体、组织或社区相应的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和控制环境,实现特定目标。在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中,赋权涵盖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在国家层面,赋权着重于政治、制度和体系的协同整合。在社会层面,赋权侧重于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实现社会行动和变革的目标。在个人层面,赋权聚焦个人有更多可以影响客体发展的具体技能和技术。赋权的核心目标在于改变“客体”的地位并缓解其“无力感”。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赋能措施,如创造有利条件、创新实践路径以及确保畅通无阻,为新事物和“客体”提供发展机遇。同时,通过激发潜能并给予有力支持,以增强主体效能和客体质效。这一学术概念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已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衍生出“心理赋能”“教育赋能”“文化赋能”等新兴理论范式。

  职业教育的发展变革,既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也是引发深刻变革的动力源泉。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每一次职业教育变革都对社会权力和发展动力进行了重新塑造,同时也为社会发展的主客体赋予了新的能力。这一逻辑起点源于历史,落脚于政策,最终体现在现实的演进中。立足于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应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通过技术革新、人才提质、产教融合等途径,消除传统路径的束缚,提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过程不仅重新配置了社会权力和发展动力,也赋能了社会发展的主客体,为高质量发展孕育新质生产力。

  历史演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其分工的发展程度,是一个民族最显著的特征。在他们看来,生产力在转型过程中,工艺学校与农业学校是构建大型工业的重要基础,职业学校则是另一个关键推动因素。每一次职业教育的变革都深刻影响着生产系统的变革,通过劳动力市场的重塑分工,进而推动生产力的转型。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核心标志,确立了机械化生产方式。这一过程中,手工生产被大规模机器生产所取代,导致了生产方式和劳动分工的根本改变。这些变化不仅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成本,还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社会发展带来了空前的进步。工业革命还推动了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促使教育体系进行调整,英国因此开始推广义务教育并实行班级教学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良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工业和技术变革。这场革命不仅推动了交通和通信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还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采矿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这个时期,以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为重要标志,新技术和新发明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一革命的影响传导至教育领域,推动了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制度化建设,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普及中等教育,推动师范教育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引领了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的飞跃,标志着人类步入电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革新和广泛渗透,不仅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还孕育了软件、装备制造、航天材料等新兴行业。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信息化浪潮中寻求教育改革的新途径。英国自1965年起推行双轨制教育改革,扩大技术学院招生,以培养更多技术人才,这一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为英国经济繁荣奠定了根基。与此同时,德国通过创办多所应用科技大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实用知识和技能,还让他们更加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为德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随着信息化革命的不断深入,全球各国正致力于推进教育改革,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的人才。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对生产、经济生活以及政府治理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人才需求的基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工作人员,需要适应这一变革,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知识储量和技术能力进行及时地优化调节,以适应新时代所提出的要求。其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市场的大变局迫在眉睫,这不但涉及对既有传统行业升级改造所需技艺的维护、革新与融合,还包括新兴行业所需能力并入现有的职业技能框架之内。最后,参与工作的个体将越来越偏好于展现团队协作、高效率以及创新探秘的姿态。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见识也需发展成为跨界、多样化的宽广视野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为实现高质量、高效地发展,向高技术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转型。

  政策演进。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时代号召,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上下密切关注的重大工作。1963年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同年9月12日他指出,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进步与创新视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化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增强创新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2023年7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建设信息化标杆学校,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院校深度融合。通过梳理科技发展史与职业教育改革史发现,职业教育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双向赋能联系。职业教育通过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为科技进步与创新奠牢基础,科技创新通过新兴技术拔高职业教育人才质量与水准。

  现实演进。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时代脉搏同频的教育形式,紧密衔接社会经济的发展脉络,并在推动就业和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对于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和提高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它不仅帮助个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能为企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因此,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动力。

  1949年起,我国创办了一批涵盖工业、交通、农林等在内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及“半工半读”学校。然而,当时的形势是大干快上,人才培养的速度仍难满足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职业教育的覆盖面。1999年起,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院校数量从几十所激增至千余所。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历经四十余年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百废待兴,到九十年代的蓬勃发展,再到新时代的体系完善,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本科教育,构成了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板块。这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更是职业教育工作者们辛勤耕耘、不懈追求的结果。

  人才培育和发展是科技创新成功的关键,进而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培养具备新时代特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至今,这一体系已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不仅是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其成果的有效展示。职业教育凭借理念的不断更新,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以更开放和前瞻的视野,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产业变革和经济结构加速重组,不同领域和行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知识的耦合裂变,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全新的职业教育观念随之产生,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方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传统知识观相比,新的知识观更加重视创新和变化,知识的孕育周期更短,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职业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同时也为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进步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观逐渐显现出耦合与动态并存的特性。技术与知识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众多前沿的理念与技术,构成了全人类智慧与努力的结晶。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对劳动者、劳动对象以及劳动材料的全新认识与理解,更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能的提升,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数智化时代的背景下,人机协同作业实现双向赋能,使职业教育的学生得以借助理念更新,摆脱传统思维束缚,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为他们参与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提供助力。

  德国作为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其职业教育体系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双元制”教育体系不仅被看作德国的显著优势,也是国家的标志。该体系培养了技术熟练的专业人才,为德国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经过优质职业教育培训的年轻人,以其卓越的技术能力和专注的工作态度,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在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增长的关键,职业教育则是支持高科技研发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它不仅确保了战略科技力量和未来科技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架起了教育与产业、学术与实践的桥梁,共同构筑了一个促进创新和发展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通过职业教育体系,德国培养了大批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擅长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为其在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其保持竞争力的核心。


通知公告  

 

· 以“奋发作为”推... 2024/07/12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2024/07/06
· 关于印发《山东化... 2024/07/05
· 教育部职成司教学... 2024/06/14
· 奋力书写教育强国... 2024/03/29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 在线教学及管理平台
* CET查询
* 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查询
* 学籍学历查询

Copyright © 2018 - 2019教务科研处(党委教师工作部、质量控制与考核办公室、国际交流处) 

地址: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汉江东三街01177号 邮政编码:262737   电话:0536-7575069